商品详情
0

向3M学创新(当天订单不发货,隔日发货)满100元包邮

销量30件
点赞2次
分享1次
商品介绍 商品参数
编辑推荐

相信为数不少的读者都是从防尘防霾口罩中认识3M这家企业的。素以产品种类繁多,锐意创新而著称于世的3M是怎样从一家明尼苏达矿务及制造业公司发展成为历史悠久的多元化跨国企业呢?本书将通过3M的创新发展来揭开这一答案。

本书两位作者的职业生涯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3M中度过的,他们分别以由内而外和自外向内的不同角度审视了3M的创新与发展历程。

互联网 时代培训管理与创新(系统方案·实用工具·前沿新知,作者20年培训管理的匠心之作,组织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新引擎)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向3M光辉创新历史致敬的书,也是作者为回归创新初心而写的作品。本书是对创新理论的再认识,也是对企业发展基础再思考的过程。希望这能成为一本了解3M传奇历史的书,更是能让人了解到3M的“文化,沟通,方法”的创新管理法。《向3M学创新》对于解决目前中国工业创新和中国制造业的困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制造业找寻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创新能力,一种内生的可驱动成长的创新模式。

作者简介

梁家广(George Liang)

曾在3M中国任职22年,从市场专员和销售经理拾阶而上,在任商业标识事业部总经理6年后,转任3M公司(CHK)人才发展部负责人7年。后加入粲花咨询,专注创新领导力和B2B销售管理咨询。


欧内斯特·甘德林(Ernest Gundling)

艾培国际(Aperian Global)的管理合伙人及创始人,拥有斯坦福大学学士学位、芝加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协助客户在领导力发展、组织变化、关键业务伙伴关系等领域制定全球化策略,也作为讲师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全球领导力”课程。他为跨文化高管团队提供咨询和培训,为拥有全球职责的领导者提供教练服务,并且常常受邀成为论坛主讲人。甘德林博士现定居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

目 录

引子 / 1


Chapter 1 发明家的企业家精神


一、见微知著 / 3

二、创新制度的思考 / 7


Chapter 2 3M创新历史和文化


一、为生存而战 / 11

二、麦克奈特和布什——3M企业文化构建者 / 17

三、“创新三重奏” / 21

四、15%时间原则 / 26

五、中央研究院 / 27

六、发明的黄金年代 / 28

七、创新文化 / 40

八、3M的历史价值观 / 44

九、3M百年创新发展里程碑 / 45

Chapter 3 创新管理


一、支持创新的组织结构 /51

二、研发组织构架 / 54

三、创新管理 / 58

四、管理哲学 / 61

五、管理技巧 / 63

六、全员创新 / 68


Chapter 4 创新方法


一、创新的定义 / 75

二、创新的种类 / 76

三、独特的创新手法 / 91

四、创新的五大突破口 /96

五、技术平台 / 97

六、跨部门联合创新 / 99

七、技术收购 / 101

八、创新之旅 / 103


Chapter 5 创新流程与工具


一、创新三阶段 / 107

二、创新管理流程 / 109

三、 创新过程中的常用工具 / 111


Chapter 6 创新沟通


一、客户导向的销售——跟随客户九十年 / 131

二、客户的声音 / 135

三、销售财务分析模型 /136

四、大客户团队 / 138

五、与客户在一起 / 142

六、技术论坛 / 147

七、非正式组织的能量 /151


Chapter 7 创新人力资源发展


一、人力资源准则 / 159

二、招聘创新人才 / 161

三、培养突破性人才及领导人 /165

四、领导力行为准则 /170

五、领导教领导 / 177

六、保留精英 / 178

七、学习组织 / 180

八、英雄之旅:树立创新人才榜样 / 183

九、创新激励 / 185


Chapter 8 销售创新


一、客户导向 / 193

二、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技巧 /194

三、人人是教练 / 198

四、简单智慧的商标 /200


Chapter 9 持续创新和变革


一、报事贴的新项目 /207

二、镜子的另一面 / 210

三、热敏复印业务带来的反思 /211


Chapter 10 创新的学习


一、对学习创新的5个建议 / 219

二、创新能力自检表 /222

三、开始行动 / 225


后记 / 229

前 言

这是一本向 3M 光辉创新历史致敬的书,也是为回归创新初 心而写的作品。从计划写作到成书,过程一波三折,这既是对本 书内的创新理论的再认识,也是对企业发展基础再思考的过程。

2012 年,我从商业标识事业部的岗位转到公司人力发展部也 有三四年了。精干的团队是新建的,在制定了培训项目后,我希 望能在企业文化宣传上做点创新的事,当时找到了欧内斯特 (Ernest Gundling) 出版于 2000 年的《3M 创新之路》,便雄心勃勃地计 划把书翻译过来。团队内的黄博士很快就联络到了欧内斯特,在 当年的 8 月,我们就在上海新天地的咖啡馆见了面。欧内斯特是 到国内为一个车企做全球领导力项目,当了解了我们的想法,他 非常支持,也希望这本 12 年前的书能带给中国企业家一些对创 新的思考。

顺利的开始并未带来顺利的进展。过程中,有人说这十几年 前总结的理论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互联网经济需要的是不同的方 法和理论,即便是 3M 自己,也在用六西格玛等来改造自己,如 今创新的领军者是苹果、谷歌等新型企业。对我们业余时间的这 个项目,公司内也有一点不同的看法。这事便慢慢放下了,又过了几个月,团队成员陆续另择高枝,各自到其他公司独当一面去 了。我又进入了重建队伍的过程中,这时是 2013 年。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再提起这事已是 2016 年的 1 月,我也决定离开 3M 而为本 土企业服务。和几个挚友坐在春寒料峭的西湖边,谈起工业创新 和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困境,提到了制造业在找寻真正的属于自己 的创新能力,一种内生的可驱动成长的创新模式。“看看你老东 家有什么可拿来学习的,那些几十年前的经验,实实在在的产品 创新秘诀。”

媒体评论

创新是中国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中国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创新是关键所在。但创新并不容易,需要创新文化、创新机制、创新投入等多方面的有效结合。《向3M学创新》可以给我们更多启发。

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茅忠群


创新已不再是属于某个人,而是属于这个时代。面对今天中国企业争相追逐的创新驱动*不是简单将“技能 投入”的叠加,而是一种新价值基因的植入,是企业价值创造体系的再造。《向3M学创新》将会给你带来更多企业创新操控的思考与借鉴。

瑞德设计股份创始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李琦


鼓起勇气,运用智慧之锤打破定势、突破传统,赋予事物新的生命力,这就是创新。本书作者着眼于目前中国工业创新和中国制造业的困境,提出了对“创新”进行深刻的再认识,有助于中国企业找寻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创新能力,驱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爱康集团董事长 邹承慧


每个企业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但“创新”更多的是需要“勇气、方法、坚持”。我们很幸运的这些年一直有George亦师亦友的指导和鼓励,现在你也有这个机会了。

标榜新材股份董事总经理 赵维


书中点滴记录3M成长和全球化的同时,更道出了创新、改变和融合的精神所在!

广州市骏怡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超雄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大多数人都听说过 3M 的报事贴(post–it)传奇般的发明故 事。一个发明家在教堂获得灵感,从而发明出一个产品,创造出 一个全新的需求,随后衍生出 10 亿美元的新市场。

让我们回到 20 世纪 70 年代,从这个传奇的开始,一层一层 地揭开这个发明的面纱,学习下 3M 引以为傲的发明案例,从中 找寻有价值的启发和实用的借鉴。

亚瑟·弗雷(Art Fry),1931 年出生于明尼苏达。1953 年, 他作为一个研发工程师加入 3M。作为典型的中西部美国人,弗 雷每周都虔诚地到教堂参加礼拜,他还是所在教堂唱诗班的成员。 作为唱诗班的一员,他在开阔宽敞的教堂前庭,经常会遇到歌本 被风吹乱的情况。这时,弗雷想到如果有一种不会被风吹掉的书 签,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这个想法在弗雷的头脑中生根下来,他经常有意无意地进 行这方面的思考,但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直到,他遇到了 3M 里的另一个同事并了解了他的发现。

斯宾赛·赛夫(Spencer Silver),化学博士,研究胶的专家。 他致力于发明出*强劲的粘胶产品。在那个工业迅猛发展的年代, 科学家梦想可以用胶粘剂来取代金属焊接,获得更高效洁净的工 艺手段。让汽车底盘上部件和部件的连接,除了焊接和螺栓,还 可以用胶带和胶水来联结。

在 1968 年的一次实验中,他调制发明了一种胶水。与众不 同的是,这种胶的初粘性强,但可以从附着物剥离,而且剥离后,




不留残胶。虽然对他而言,这是一个失败的发现,但赛夫却并未 放弃,还四处宣讲这个发现,希望能有所作用。

他在 3M 内部的技术论坛,也张贴了这个发现并附有详细的 数据。

当弗雷找到他时,赛夫很高兴地分享他的经验和技术。 弗雷很快就申请了样品胶水,开始试着将胶涂在纸张边缘。

样品很快就制造完成。 “当我开始在书签上写下给老板的文字信息时,我从心底意

识到这个发明不只是书签,而是易用便条纸。”弗雷回忆道,“赛 夫不粘胶水是制作此类便条纸*有用的胶水,可以大批量用在纸 张和纸张之间,它的胶性不太强,在不损坏其他物品的表面的同 时又易于移走。这才是真正的特色,这是全新的压敏胶概念。这 好比瞄准时从靶环外,突然发现又瞄到了牛眼中间,这就是我 要的。”

弗雷决定将计划付诸实现,他的主管鲍勃·莫伦达(Bob Molenda)也鼓励他尝试,尽管这明显不是他的工作责任。莫伦 达建议他找到更多资源,包括足够的胶水和涂布设备,以及有经 验的技术工程师。虽然 3M 在涂胶技术上很出名,但在粗糙的纸 的一侧精准地涂胶却从未有过。

“虽然这些事因困扰了我们的生产工艺工程师”,弗雷回忆 道,“但我却未被这些困难吓到,反而深受激励。我意识到,如 果 3M 都不能用现存的工艺进行生产,那么,我们一旦生产出这 个客人喜欢的产品,竞争对手也不能很快地追上我们。”



于是,六个月时间,我重新回到 2012 年的起点。我从欧内 斯特的书中提炼了*有参考价值的部分,又根据史料完善了公司 初期的人物和故事,尽量让那些被历史风沙浅掩的传奇人物故事 更鲜活,也让百年前创业者所倡导的管理原则更鲜明。

希望这能成为一本了解 3M 传奇历史的书,更能让人了解到 3M“文化,沟通,方法”的创新管理方法。



已下架
客服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在线咨询